
愛情的結合需要緣分,
友誼的交流需要緣分,
師生之間也需要緣分。
有人說,有幸成為師生是兩百年前約定好的,
這跟十年修得同船渡一樣,提醒大家要珍惜。
踏入教育圈漸屆五年,應該是富有熱忱,又帶點無奈的教育齡~
從小,大家最多的願望就是當老師,現在的作文裡也不乏看見這樣的願望,
我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真正當老師,即便在實習時,心中也盤算著他路。
開始當老師後,每天回家,總是滔滔不絕的分享~
學生的可愛、憨直、貼心、可惡……
也小心收藏學生送的小禮物,用心做的卡片,
甚至因為一句鼓勵的話,讓我忘記教學的疲累,
也曾因為不懂事的學生,讓我想退去這塊園地。
正值國中的孩子,叛逆無所謂、做事不經考慮,總是拖的好辛苦~
升上高中的學子,雖急於自我作主,總也是人格塑造的好機會。
擔任一屆導師後,看著他們上大學,成熟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真的很棒!
享受彼此互動的學習,分享生活所有,就像是朋友,緣份得來不易的朋友~
但或許是教育制度改變了,
家庭教育的在乎差異太大了,
學習風氣的氛圍也悄悄走味了,
師生之間不只有教跟學,老師要教也需要緣分的~
一個班級所有的學生,也不一定都信服於某位老師,
聽的進去的,會 明白 老師諄諄教誨的苦心,然後以行動證明自己的改變,
將老師隔絕在外者,推拒老師的關心,甚至 仇視 老師的指責,變本加厲,
不得不承認 ~ 我也慢慢可以體會這樣的感受~
想要給予的觀念,學生不一定接受,也可能認為老掉牙或不合時尚,
對於行為不當的規勸,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磨掉耐性。
這才明白,原來老師跟學生之間也是需要緣分的。
妳無法教育的學生,或許當他遇見某位老師,他會變得得體正直,
妳感到無奈生氣的,他也 許在某 老師那能夠得到肯定、滿足,
而妳只要盡力就好,期盼驀然回首時,他可以知道自己的問題。
故
無須掛心,無須用力,無須無謂的求好心切~
對於不領情者,隨緣~